嘎哈高俺们山东银叫山东棒子?尤其是东北地区那么叫,让俺脚着很不舒服呢。棒子意为高大、英俊、直来直去、宁折不弯,你譬如说象民间艺人那样式的。棒子即木棒,也就是棍子,最初闯关东的山东银到东北来时捏有个显著特征:肩上斜背个小包袱,里面装几件破衣裳和路上吃的干粮,手里拎著一根大木棒,翻山越岭时用它作手杖,遇到野兽或坏人时又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别的人看到他们这种打扮,就叫他们作“山东棒子”。棒子捏指的是玉米,玉米结实,其形如棒,习称为“玉米棒子”或“苞米棒子”,“苞谷棒子”;十六世纪初期,玉米传入中国,山东的自然条件适宜它生长,玉米在山东贼多,发展快、分布广,进入二十世纪后逐渐成为山东各地的重要粮食作物,民间艺银家里一直到七十年代后期,过年才吃五天白面,初六就立即换饭,一年到头吃苞米面,可能就这样落下现在这二等残废,洋话叫PhysicalChallenged,要不然,早就考上县城梆子剧团,吃公家饭了。因玉米在山东人的口粮结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俺民间艺银就棒子堆里长大的,所以有此一称。
棒子有“光棍儿”的含义,原来,早期出关只许单身一人,不许带家眷,再加上当时的关东自然条件恶劣、恶兽泥沼随处可见,作死捏,所以到了清末大开禁“招民移垦”,关内可自由到东北垦荒时期,许多人仍单身往来不置家眷。于是这些闯关东的单身汉被人们称为“跑腿子”、“光棍儿”或“棒子”,其中寄托著从前时代
那种人生主动精神和英勇悲壮的开拓气概。
银们对自己的乡亲有所赞美,对其他地方的淫捏有所讥讽,也是正常的咧,古今中外都怎的。“东北虎”、“上海人小男人”、“京油子”、“卫嘴子”、“山东棒子”、“湖南骡子”、“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等等说法五花八门,多多少少都含贬义。外国也不例外,如美国东部大城市里的精英分子看不起中南部的乡巴佬,而乡巴佬也对精英满怀敌意(学名曰反智主义),这在美国蓝红分明的政治版图上一目了然。所以,依此本性来看,“山东棒子”一称很可能起源于地域歧视,是东北原住民对“闯关东”的山东籍外来人一种排他性的反应方式,嗯哪。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那就是俺们的劣“棒”性咧,那就是先到对后到、先富对后富、富贵对贫穷的歧视捏,一整就骂俺“山东棒子”咧。在东北的山东人很多,十有八、九,有的几辈以前就去了。有时小孩子们打仗,生在东北的孩子骂山东刚去的孩子为‘山东棒子’,家人出来就揍那骂人的孩子,说:“你爷爷也是山东银。”
这两条足以反映出先到对后到的歧视是确有其事,究其原因,早期闯关东山东人多为贫民,没有文化,由于家乡贫困不愿提起家乡,而且早期移民到东北后生活变得相对安定富足,成为东北人;后期山东移民多为灾民,受雇为雇农,生活在社会底层,所以被先到的看不起,甚至于以东北口音为荣,以外地口音为耻,有的地区还歧视山东口音,有山东棒子、河北老唐之说。这种歧视导致许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是移民后代,更愿意认同东北银。与朝鲜族争执时有一嗑,被人家叫回来的,东北的汉族人称呼当地朝鲜族为“老高丽”或“高丽棒子”,这个称呼在东北倒是人尽皆知,笔者也不例外。具体什么意思,可能很多人说不清楚,但也知道不是好话儿。听闻,一个朝鲜族老师发牢骚:“你们汉族人叫我们高丽就高丽嘛,干什么还加个棒子?”有时小孩在一起打架,也会说朝鲜族小孩是“高丽棒子”;朝鲜族人如法炮制,称呼汉族人“山东棒子”──因为东三省大多数人都是陆续从山东过来“闯关东”的,有的往上追溯二代三代,祖籍山东的居多,所以说这种称呼也算合情合理。
口音性格所致。有一个民间故事《泰山老翁舌战乾隆》,讲清朝乾隆皇帝来泰山封禅,路遇一白发老翁挎篮而过,想起在京里,时常听到文武官员称山东人为“山东垮子”、“齐鲁棒子”,也就是笨头笨脑、傻里傻气的意思,于是想戏弄老翁。结果老翁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乾隆皇帝感叹道:“垮子满山东,棒子遍齐鲁,听此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是传说,却也说明以前的确有“山东人笨头笨脑”这种看法,原因嘛,多半是山东人口音重、性格憨直的关系。山东方言咬字很重、声如洪钟,且发音混浊,特别是到东北后,与东北原住民的语言和生活方式有较大差异,性格方面也是直来直去(往好处说是敦厚,往坏处说就是呆傻了),做事情捏又喇忽,一个个木头戈楞似的,所以一整就被称为“山东棒子”,唉,民间艺人这方面吃的亏就没法说咧,俺就是要在今年端晚舞台为“山东棒子”正名,出一出这口恶气。
(端晚筹备组供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