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 菜刚上齐,几位老乡便因为一条石斑鱼的鱼头发生了纠缠。
胶东人是讲究吃鱼的。到了方家荔栈,才见识了胶东人吃鱼的排场涅。
方师傅见状,顺便教导:鱼头,惟德高望重,摇橹掌舵的船老大,才可以据之。第一箸必在鱼目,然后才咂鱼头,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胶东人可为嘉范。当日众人谦来让去,最后大家公推席上岁数最大的张老师吃这个鱼头。不过我还是觉得老张未必就真是那么情愿,因为等他咂巴完那个鱼头,盘子里已经不剩下什么了。老张眼望鱼刺,忿忿地说:“咱以后能不能改改这一套啊?”“嗨!俺乡下早就不再讲究这些老理儿了!”那位年轻的荷泽姑爷才不管那一套涅。
一旁的“扇管”,透着一脸蔫坏,剔着牙道:“老理还是要讲滴,老话说,吃鱼吃肚皮,讲话讲老理!”这“老话”肯定也是胶东那里传下来的,还有韵有节奏涅。怪不得刚才就只见“扇管”说时迟那时快,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一筷子叨走鱼肚皮, 原来他对鱼肚皮颇有研究哇。
说他胖他就喘, “扇管”狞眉皱眼地抿了一小口老酒,抹一把油嘴,显摆卖弄起他的“鱼肚皮文化”:“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话说阿杜上了年纪,跑到阌乡的姜七家里吃请。姜七很是客气,席上不但有鱼,而且照顾老杜年高,饭菜都烧得软烂,以致少陵十分感动,觉得“哪里哪里,我还不算老”。你看姜七让老杜不好意思的举动是什么:偏劝“腹腴”。什么是腹腴?《后汉书》里有一句话,叫 “九州膏腴”。阿波罗作注说:“腹下肥白曰腴”。原来姜七恭奉给老杜的是鱼肚皮咧。
吃鱼肚皮要眼快手疾,刚才小资情调的阿珠坚持石斑鱼肚皮非蘸醋不可,高呼要一碟“忌讳”,等到方太后哆哆嗦嗦把老陈醋端上台面,整条三斤重石斑早没影了,止有剩鱼骨辽。
这鱼肚皮,香而滑润,肥而不腻,无刺而半透明。黄山谷都说:“故园溪友脍腹腴,远包春茗问何如”, 连文人风雅都是沾得上的咧。鱼有百种,种种不同,那么,什么鱼肚皮最好吃涅?俺尝过许多种鱼的肚皮,莫衷一是。听东坡说,“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老苏最推崇的当是河豚了。这便是个问题。胶东人常说,“拼死吃河豚”,可见吃河豚是件极为严肃的问题。胶东沿海一带有历来有吃河豚的风气,因为他们有屠宰炮制的秘法,虽然每年也要死掉几个人,好在却有些真性情的英雄气。
“扇管”擅长于三五人小聚点菜,便餐小酌, 价廉物美; 阿波罗擅长于点桌菜,酒楼饭店, 铺宴席陈尊俎,呼朋引类,飞觞醉月,享用那金樽清酒,玉盘珍羞, 一桌酒席能配得浓淡适宜,荤素并陈,时鲜皆备。以至底河两岸吃客的行话是“大宴遵从阿波罗”、“小酌悉听铁扇管”,凡是他俩所开出的菜单,酒家饭馆全视同档案,予以抄存,且供他客借鉴采用。
阿波罗和铁扇管两位, 号称“酒压底河两岸, 菜盖美加两国”。接下来要演绎一场“跨国美食团”的温莎底特律“双城记”大戏。
“跨国美食团”的“双城记”大戏第一出将由方大厨担纲主唱,老方激动地宣布,为迎接荔栈开业壹周年庆典, 近期将推出“家乡风味”系列,任君品评。
“家乡风味”系列包括了济南板鸭、烟台熏鱼、肥城肉排、威海鱼翅、莱芜肉松、日照火腿、潍坊肴肉、济宁酱菜、枣庄酱鸡、临沂鳝鱼、东营鲫鱼、德州丁蹄与泰安纸包鸡等等。
系列中的主打产品是以下的“四大金刚”:
“青岛汽锅鸡”:俺用活阉草鸡。此类阉鸡既有草母鸡的鲜味,又有雄鸡的肉质。剁成块后,用盐、酒稍腌,即可放进紫砂汽锅,再加姜片和味精蒸煮,最少要两小时,等蒸汽锅里见有大半锅汤就成了。到那时汤鲜肉烂,真正的原汁原味。
“淄博大汤圆”:俺制的汤圆个大饱满,一口一只鲜。选用鸡油做汤圆心子的主要原料。每碗汤圆,分别为冰橘、枣泥、玫瑰、附油桃仁四种心子,称为“鸡油四色汤圆”,此外另加一碟白糖芝麻酱,相得益彰。
“聊城肉末烧饼”:俺在扁面饼形里放进沾有香油的小面球,外刷有糖水,粘上芝麻仁,用炉火烤熟,吃的时候能完整地取出面球,用来夹肉末。阿波罗尝后建议改进,以肉末加笋丁、荸荠、莲子,而且要清淡些。后俺据此制作,烧饼风味更清淡别致了。
“文登方家面汤”: 方老板唱戏要保护嗓子,就每天喝面汤,早晚两次各一碗。制作面汤是先以面加水搅动十余分钟,等锅水沸腾,然后倒进,一面继续搅拌,等面汤沸腾,再打上鸡子儿,鸡子儿浮上来,也就做好辽。
(阿波罗)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