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小记
这次晚会得以完美 、成功地举办是与晚会艺术总监张冰忘我的工作和横溢的才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张冰偏又是一个不愿声张的人 。晚会结束 , 当节目主持人邀请他上台与观众见面时 ,他还腼腆的满脸绯红呢! 张冰虽不是科班出身 ,在大学里学的也不是艺术专业 ,但他却是武汉大学里顶尖的文艺积极分子 ,不仅是大学的文化部长 , 还亲自主持了两届文化艺术节 。在北京工作期间 , 他考入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业余合唱团 。而该团的团长就是当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系主任 。 长期的艺术熏陶和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造就了他这个艺术天才 。说到这次晚会举办成功的心得时 ,张冰不无谦虚地说:“ 主要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 是所有协会理事 ,包括老理事 , 还有众多的协会会员共同劳动的结果 。当然在节目质量控制与指导上我们也花了不少功夫 。” 他说他想感谢他的贤妻和他岳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女儿刚生下来 , 他就没怎嬷在家待着 ,整天忙里忙外 。等过几天,女儿满月时他要好好地慰劳慰劳他们 。
---主持人轶事
民间艺人, 梦洋、赵雅生、三个人凑到一块从年龄上讲其实就像是祖孙三代人 。虽然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 。 性格各异 , 但认真劲却是一模一样 。 有时难免为谁对谁错争争吵吵 ,却也能最终和平相处,共同提高 。
梦洋年龄最小 ,当然时时都能得到两位的怜惜关照 。有一次 ,到了排练时间还没见到她 ,两位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 立马便开车去找 , 还包涵地允许她边吃汉堡边排练 。
赵雅生可说是一位难得的儒士 , 性格温和稳健 , 待人彬彬有礼,学富五车 ,却又不骄不躁 。 虽然顶着主持人讲稿最后总撰稿人的头衔 ,却能礼贤下士 , 博采众长 ,将个主持人讲稿在最大限度保持民间艺人原稿基础上捏弄得精而又精 。
民间艺人是个闲不住的人 , 生性就好动。 由于博览群书 , 学识广泛 , 动不动就引规矩典吓唬人 。 但他的直率 、机灵 、诙谐总能让人喜笑颜开 。不过他有个致命的小秘密 ,那就是“ 妻管严 ” 。老婆是大人 ,万事听官命 ,夫人的话当然是圣旨 。 这次老母亲万里迢迢来探亲 , 由于忙着大大小小的 、 份内份外的事 , 两个月他陪老母亲聊天的时间总共加起来还不到24 小时 。老母亲心痛他不说什嬷 。眼看归国的时间就要到了 , 贤媳发话了 : 在家陪老母 ,没有批准不得出门 。听说这次晚会主持之事 , 他是给老婆”床头柜(跪)” 了半天得到许可才出得门的 。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次晚会规格之高 、质量之好是协会成立十年来的第一次 ; 也是新老理事们齐心协力办晚会最紧密的一次 。 当然还有我们的义工们 。 赵雅生 、 刘方平 、民间艺人 、 刘京燕等等老理事们贡献出了他们极大的热情和大量的宝贵时间 。 现任理事会的巫春涛 、 李德高 、 欧阳红 、 刘征 、 张冰 、 刘英春 、贾秀芳更是废寝忘食的工作 。现任理事闫景明、Nelson和我们的音响专家刘庆辉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他们最先到达演出场所,却是最后离开的人员。广大演职员们 ,自备道具 、 服装 , 排练了一遍又一遍 , 力求将最佳的节目献给观众 。大温莎中国人协会周五健美舞蹈班的15位女士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 , 在演出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加班加点,剪字帖字 ,干到11点多钟。晚会那漂亮的横幅便是她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细心的观众们也许已经注意到晚会少了一个许群爱的独舞《月朦胧》 。许群爱是温莎和底特律地区华人喜爱的优秀舞蹈演员 , 她柔美的舞姿 ,靓丽的扮相深得观众欢迎 。 这次晚会她早早地来到了演出现场 , 不料 ,临上台前因低血糖而晕倒 ,被迫取消了演出 。 她向观众道歉 ,并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再为大家表演, 我们期待着,组委会已经预订了明年春晚的场地,还是此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