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蔓延开的金融危机下,美国汽车业首当其冲——底特律三大产销量大幅下滑,导致其向供应商压价、延长或拖欠支付周期,累及供应商的业绩表现,供应商(尤其是那些还未脱离破产保护或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处境越来越艰难。
在美国汽车业的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及其投资者都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各自的利益,近期美国汽车界的诉讼案增多了。下面我们就对整车厂和供应商之间的诉讼案例、供应商和投资者之间的诉讼案例做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而相比美国企业借助法律手段来明确各方利益的方式,日韩车企在危机面前则采取了与自己的垂直供应商同心协力、共筑竞争力的方式。
8月,德纳(Dana)公司请求法院批准其在今年底结束与克莱斯勒的供应关系,如果双方没有签订新的供货合同的话。德纳表示,因为克莱斯勒拒绝将该项协议延伸到2009年,今年以后来自克莱斯勒的任何供货订单,都是没有根据的、违反了美国的法律的,德纳没有义务执行这样的供货合同。
克莱斯勒公司对德纳说“德纳没有权利结束供应关系,并应当继续以现在的价格供应与现在相同的汽车零部件”。根据2007年双方的那个协议,在2008年底之前,克莱斯勒公司的传动轴、车桥及另外某些零部件的独家供应商是德纳公司。
德纳不想再给克莱斯勒供货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向克莱斯勒供货都会损失7500万美元或更多”。
这个案件还没有结果,但如果德纳不再是克莱斯勒2009年的供应商,克莱斯勒要在不到半年时间内重新确认一个传动轴、车桥及其他原来由德纳独家供货的零部件的供应商,非常困难。如果克莱斯勒输了这场官司,其处境将会“雪上加霜”。
克莱斯勒公司8月14日向密歇根州法院投诉其供应商江森自控的蓄电池产品价格过高,寻求陪审团审批。并要求获得1500万美元以上的赔偿费。
克莱斯勒称江森自控提供了虚假的产品数据,对克莱斯勒的报价远高于根据其蓄电池中的真实用铅量计算得出的价格。
消息人士称,克莱斯勒计划从印度采购蓄电池,代替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是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少有的几个盈利能力还比较好的企业,但即便如此,今年江森自控也宣布了裁员计划。
此案的一些细节还不甚明了。但如果克莱斯勒因此和江森自控的关系变差的话,再加上它和其他一些供应商也在打官司,克莱斯勒在美国供应商心中的印象将大打折扣。
Autoblog中文消息称,Getrag同克莱斯勒签了一份有关在美国建造一个DCT工厂的协议,Getrag将为这个工厂提供3亿美元资金和设备支持。但Getrag表示,他们只在德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出借这比资金。而德国政府表示,他们只会在克莱斯勒将同样数额的资金担保在第三方账户的情况下才会允许这个计划。
克莱斯勒控告Getrag不拿出这笔钱。Getrag表示其联合几家银行提出的投资计划(该计划需要克莱斯勒根据供应协议履行一些义务)遭到莱斯勒拒绝。Getrag反诉克莱斯勒,要求克莱斯勒赔偿自己和自己的供应商前期作出的投入。
克莱斯勒的表现让Getrag这个德国企业异常失望和愤怒,但是在美国的地盘上打官司,Getrag究竟能不能胜诉?还不好说。
在欧洲,Getrag为克莱斯勒的道奇Journey、道奇Avenger、克莱斯勒赛百灵配套双离合器变速器。而建美国这个新厂,本是要为克莱斯勒2010年上市的新车提供双离合器(湿式)变速器。
Appaloosa Management牵头的投资者今年4月4日退出旨在扶助德尔福走出破产保护的一项25.5亿美元股权交易(为走出破产保护,德尔福共需要61亿美元,而这25.5亿美元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德尔福控股这些投资者“出尔反尔”。但法官Robert Drain一开始驳回了这个诉讼。但10月第二周,Robert Drain表示“自己可能错了”,他重新考虑过后,决定受理此案,并要求原被告双方收集更多的证据,提交案情陈述。
德尔福方面希望获得赔偿,并希望法院判决Appaloosa等投资者实现其原定的投资诺言。
昔日的全球汽车零部件“老大”德尔福自2005年申请破产保护以来,剥离了多项“非核心业务”,成本控制能力比以前更强了,德尔福现在除了是比以前“瘦”一些,其他方面都在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但眼看着有Appaloosa等的投资,德尔福就快走出破产保护了,Appaloosa突然反悔,使得德尔福不得不求助于自身难保的通用。
德尔福要走出破产保护,金融危机是又一难!
伟世通公司的股东因见公司股价5年来严重跳水,而控诉公司高管和聘请的会计公司故意掩盖公司存在的问题。
但10月6日,美国联邦第六巡回上诉法院表示这种说法没有证据,而三位法官组成的专家组也再次确认驳回股东的上诉申请。
伟世通公司(原福特汽车公司子公司)2000年被福特“踢”出去,自谋生存。2001年时伟世通的股价还有20美元/每股,如今已惨跌至不到2美元/每股。
尽管在美国“老家”失利,伟世通在欧洲、尤其是亚洲的业务开展却如火如荼。伟世通亚太区市场总监杨卫华2007年初表示,“目前亚太区销售额差不多占到总额的三分之一。我们预计约三年时间,亚太地区会成为集团最大的市场,甚至占全球销售额的40%以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