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在中国的低人工成本已是业内共识。但近日,这一模式遭到质疑。来自美国权威汽车媒体的报道称,福特汽车公司近日收到一家全球人权组织的“警告”,该组织希望福特公司补偿一位遭遇了工伤的福特中国供应商的工人,并检查该供应商的工厂。
这家位于匹兹堡的全球劳工与人权机构日前发布了一份报告,标题为“肮脏的零件/丢失的手指换来的廉价:福特在中国”。该报告称,位于中国东莞的东莞誉威塑料五金制品厂,因厂长停用关键性安全生产设备,已造成数名中国工人伤残,而这家工作条件恶劣的工厂80%的产品是为福特生产的。
2009年3月,一名工人的手指被冲床挤掉,这名工人正在生产出口给福特的零件,共失去了三根手指。报告称管理人员要求这名工人关闭红外安全监控系统,因为那样会工作得更快些。调查显示,在过去数年中,这家公司至少发生过4起类似的伤害事故,受伤的工人后来多数被解雇了。
该人权机构的主管Charles Kernaghan 在报告中写道:“福特不能因为支付的工资低、压迫当地和国际认可的工人权益标准而自喜。”
对此,业内人士的看法是,“这是中国低附加值生产模式下的普遍现状。”在全球汽车工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中国的低人工成本是主要的动因之一。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国外主流汽车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工厂,包括大众、通用、福特以及日韩等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大部分选用了国内企业。这在全面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使得跨国车企在中国赚到了远高于其他市场的利润。
“在这种产业链上,对中外双方而言,工人福利的保障以及工作条件的改善都不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尤其随着近两年中国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加班加点地提高产量成为企业最大的追求。”
对于这份“警告”,福特发言人Todd Nissen通过电子邮件回应说,“福特对人权和工作场所安全极为关注,我们判断供应商也遵守了当地法律和我们的基本工作条件规定。”
“我们要求所有供应商确保我们的产品无论在哪里生产,都是在尊重生产者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他表示,福特正在调查有关情况。
2010年,福特在华共销量汽车58万辆,同比增长40%,仍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通用和丰田。从去年底开始,急于扭转劣势的福特加快了在中国的产能扩张。
引自《经济观察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