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花鼓锣子”,诞生于距离潍坊市十三公里半的杏埠乡东毕家村。旧时演出时,三男二女(女由男扮)5名演员分别持花鼓、小钹子、手锣子、长板(美化后装有声响物)、雨伞等道具进行表演。演员化妆滑稽可笑,表演时有白、有唱、有协调的舞蹈动作,形式热烈欢快,并能穿插于龙灯,狮子舞、高跷队中配合演出。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由多人参加表演的民间艺术。
“花鼓锣子”起源于贫苦人聚会娱乐的简单形式。清光绪末年,当时的乡下有击鼓沿街乞讨的,有打伞卖药的,有打着夹板磨刀的,还有敲着小锣卖艺的。有一名叫毕发家的老人以打竹板说书为生,极有口才。他主动将这些穷哥们儿组织起来,先根据不同行业编出唱词,然后将击鼓的动作,敲锣的艺术,卖药人打伞的技巧,磨刀人打夹板的节奏,经过反反复复精心设计,编排出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舞蹈动作。
利用晚饭后阴雨天进行排练。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终于将这几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为一体,开始沿街表演。演出时演员彼此呼应、默契配合、互相烘托,舞蹈动作熟练优美,唱词活泼新颖,表达了人们企盼丰收,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深受穷苦人民的喜爱。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独特民间艺术的发展,多次组织力量进行挖掘整理,“文革”期间花鼓锣子还进省城济南府演出过。改革开放以来,“花鼓锣子”更加活跃。元宵灯会期间,“花鼓锣子”穿插于龙灯,高跷队、花旱船之间,为灯会增添了不少色彩。1992年夏天,乡党委政府从大连市文化馆请来当时尚未成名的本村外流人员毕福剑老师予以指导帮助,在保留原风格的基础上对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了全新的编排整理,从服装道具、唱词内容,到舞蹈动作、演出阵容等方面,都加以改进,使其富有时代特色。老毕曾在基层舞台上摸爬滚打很多年,他特别知道观众喜欢什么,特别知道怎么拨动观众的心弦,深受观众的喜欢,很有观众缘。演员们在老毕的指导下,演技有了新的提高,逐渐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名气,除每年春节、元宵节,在本地区演出外,还多次应邀到河南甚至关外演出。
底城锣鼓新秀毕满囤,是个闯关东的山东银,据传他姥爷就是央视主持银毕福剑。演出行头是:“狗皮帽子小黑袄,大襟锃亮两袖油,缅裆棉裤黑色儿的,腰上系根乌拉草”。击鼓打锣造诣颇深,打鼓动作娴熟,砸锣清脆动听,老有才咧。能以站、跪、跳、跑多种姿势,敲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锣调,劲儿劲儿地,看把他给美的,花样多,姿态美,使银百看不厌,拍手叫绝。
上个礼拜天下晚儿,“三会春晚”搁新世纪中文学校彩排刚完事儿,看看啥都妥了,部分演职银员就快溜地过来“方家园”吃那一色儿的关东热炕头菜:糊地瓜,烤苞米,杀猪菜,血豆腐,猪肉孬粉条子,黄瓜大拉皮子,东北黏豆包,营口大酱蘸小葱。节目组组座老黄,一边吃着酸菜大馅饺子,一边语重心长地叮嘱满囤:演出时别老冲动,别光顾白嚯了,要找准节奏,留下气口儿,别的演员节奏一时没找准,要能给接住,而且给找回来,俺心里才有底涅。过去涅,咱们的“花鼓锣子”是“被窝里放屁,自我熏陶”;今年涅,能不能一炮打响穿墙去,逆风飘香三十里,头遭儿搬上密州千银大舞台就成为雷倒银的牛气节目,就像今个头半晌息息踢危实况转播中“小沈阳”那样式儿地,成为一匹09春晚的黑驴,就看你的-虚恭-夫了!
(民俗研究小组正组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