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是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灵魂人物康有为先生对青岛的描述,终其一生,康南海对青岛赞誉有加,尤见于其晚年著述。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们对青岛这般如痴如醉?听过土生土长的齐鲁音乐家田老师一番讲述,约略可得大体印象。07年夏,田老师一家回国,一是参加岳丈老泰山的八十大寿,二来重访青岛,找寻逝去的记忆:
俺最喜欢凭海临风,清凉的海风扑面而来, 依旧是咸湿的味道。以前, 这咸咸的感觉意味著淡淡的憧憬, 如今, 只意味著浓浓的思念了。 青岛给人的印象似乎永远离不开海,当你久居这座城市, 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时, 便能体会碧海蓝天以外的意义,也就是散发着人文气息的老青岛。一座城市的底蕴,只有在人文关怀之下才会显得温厚绵长,显得高贵深远,北京上海南京苏杭莫不如是。
青岛海洋大学附近散布著一些名人故居,那是俺常去的地方。每当站在那些老房子前瞻仰, 望着那一幢幢温暖精致的红瓦小屋和满墙壁的爬山虎,有怀念, 也有感伤。仿佛看得见闻一多,老舍,梁实秋和蔡元培,他们都还在那里默默地工作著。
盛夏来临之际,沿海一线由西往东,呈现出这座城市美妙的一面,“亚洲第一海滩”,俺打小喜欢“洗海澡”,喜欢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玩耍嬉戏, 全然忘记烦恼; 喜静的老人们则坐在岸边的石礁上悠闲地钓著鱼,眼中只有那片茫茫的海和那根细长的线; 照相取景的人们, 漫步于沙滩和海边栈道, 用相机捕捉着这个世界的五彩斑斓。远处的海水湛蓝湛蓝的, 远处的天空也是湛蓝湛蓝的, 艳丽的阳光下, 几点白帆,几条渔船缓缓荡漾,看上去甚是惬意和谐。
当远离沙滩走上城市东部的主要商业街中山路时,车水马龙装点的时尚气息扑面而来, 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错落有致的高楼林立在街道两旁, 洒下的身影庇护著打扮入时的上班族,这些伴随著钟摆的节奏来回行走的一群,也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八大关是俺们青岛人津津乐道的“万国建筑博物馆”,沿着靠海的山坡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西洋别墅星罗棋布。这些别墅早在殖民地时期便有了, 最早住著来自西方和东瀛的外国人,现在几乎都是有钱人的私有财产。欧式建筑弥漫著浓浓西欧风情的城市难免会透著些朦胧的殖民地气息, 依旧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她。
夜暮降临, 栈桥一带五光十色, 甚是迷人, 海上传来阵阵船鸣, “呜──呜──”, 岸边, 轻柔的潮水拍打著礁石, “哗──哗──”, 情侣们坐在岸边的木椅上,紧紧地倚在一起,在静谧中传递著情愫,又为这静谧增添了一丝抒情的色彩。当年俺和你嫂子晚饭后就喜欢在水族馆后头的小树林里约会,从音乐艺术,到人生理想,然后山盟海誓,终致谈婚论嫁。
老乡们呀,人有时很奇怪, 往往很美的事物近在咫尺, 却很难发觉,等到不在跟前了,曾经的熟悉竟会变得很美,美得让俺颤栗哇。四月是樱花纷飞的季节,多少次梦回青岛,在这样的季节里, 在鲁迅公园观赏“八重樱”,漫步于樱花丛中,感觉花瓣飘零,体味那美的一切。(田老师为本台晚会的艺术总监,亲自把关节目质量,他还将激情演绎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购票请上网http://www.cc4cc.com/event/QLGD.html )
(联合春晚筹委会供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