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安娜堡先锋高中的袁星同学
育子成才是許多中年人關心的問題。從將子女送入小學,中學到大學,如同給幼苗澆水施肥,扶苗助長。當子女長大成人,或快要獨立生活之前,怎樣選擇專業和前途是當今大學生和家長們十分關切的問題。這裡介紹一位叩開華爾街著名公司摩根(Morgan Stanley)大門的年輕人,麻省理工學院(MIT)華裔子弟高才生袁星。
讀到袁星的簡歷大家可以看到,2004年畢業于密西根州安娜堡市(Ann Arbor)的先锋高中(Pioneer),頂尖榮譽學生,學生會副主席,高級課程(AP)優秀學者獎獲得者,西班牙語榮譽協會主席。2004至今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習:專業為數學和管理科學;主攻方向是金融(Finance)。平均學習成勣(GPA)4.6/5.0。讓人們印象更深刻的是袁星大學期間的工作和實習經歷。大學第一年暑期的第一份工作(Internship),在Booz Allen Hamilton咨詢公司工作,主要從事運營系統中財物的相互依賴,市場開拓,減少成本方法研究,他以其計算機程序設計為特長,為公司節省開支50萬美元,......。第二年暑假,在Goldman Sachs公司,為公司作評估和分析,課題為在重新進行投資組合和賣方選擇後的益處。他同樣編寫了非常有效的分析程序,進行預期盈利分析。由他的工作,預期為公司每年節省170萬美元。第三年冬季在Credit Suisse Securities公司實習,以多個10億美元基金為題材,進行相關和回歸分析,以尋找投資組合之間的相互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同年暑期他如願進入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摩根(Morgan Stanley)的期貨交易(Commodity)部門進行實習。由於他在實習期間表現了出色的工作態度和傑出的工作業績,雖然還沒有大學畢業,目前已經被該公司錄用為僱員。2008年畢業之後,將去該公司展示才華。摩根(Morgan Stanley)公司乃世界大型投資銀行(Investment)客戶普及全球。該公司網址為:www.morganstanley.com。
袁星同學從上大學至今,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的Sloan商學管理學院從事數據統計,經濟數學計算模型等研究,並應用到石油價格,儲備,能源公司價值評估,記帳標準原則對金融市場有效性的影響等等。在四年中,一年一步腳印,從數字上來看50萬,170萬到10億美元,到叩開摩根(Morgan Stanley)大門,我們希望了解袁星同學一些內在的生涯發展過程和動力。由此專門採訪了這位成功的年輕人。
開門見山,怎樣選擇自己的專業?他認為雖然從簡歷看起來簡單明瞭,但他也經歷了“艱難(arduous)”的選擇過程。高中時他喜歡學校開設的課程,市場(Marketing)。雖然他認自己是一個具有“定量思維”(quantitively minded)的人,因此開始選擇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和管理科學。通過與許多同學老師和朋友的交流,上過大量的多學科課程,發現自己的熱忱(passion)為商學而不是工程。由此,改行為數學和管理為主修(major),經濟為輔修(minor)。這些專業使得自己最適應于從事商業貿易和交易(trading),財務咨詢或者銀行投資。
當問到怎樣規劃暑期和冬假﹖袁星同學回答,所有大學生認為在校期間,得到實踐經驗十分有益,對今後找工作幫助巨大。當然,建立專業聯絡網至關重要,永遠給人積極姿態和向上印象,因為這些週圍的老師或公司的同事將可能成為你的顧問和推薦者。
問他怎樣與人交往與交流﹖袁星認為只有開放地將自己置于社會之中,才能與人充份交流。當今社會,你在與一群世界上最優秀的人中最傑出者競爭,必須賦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尤其,對於華裔美國人以“謙虛”和“有保留”為特點,如果不為展示自己能力的話,很容易使得自己的傑出才能不被人認同而忽略。
短短幾句將大學生選擇生涯和專業的關鍵分享給大家。在大學四年中,袁星同學不但積累了豐富的求職經驗和實習經歷,同時建立了與求職相關的聯繫網絡,而且作有所成。
袁星同學告訴大家如下幾點,或許對選擇專業的大學生們和他們的家長們有幫助。
1.儘早確定自己所喜愛的專業和生涯方向;
2.堅持不懈參加專業方向的實習和活動,並爭取有所業績;
3.加強和保持與專業方向相關人員的密切聯繫;
4.自信地叩開自己嚮往的大門,成功屬于執著的追求者。
袁星同學生于中國首都北京,小學四年級來美國。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西班牙語為第二外國語,計算機技術賢熟。除了專業之外,袁星認為參加社會活動十分重要。他為麻省理工學院大學生兄弟會中社會活動部(Social Club)部長,專業求職顧問和學校新生指導員(Mentor)。該團體經常組織會員和在校學生少則上百人,多則上千人的各種活動。他愛好廣泛,目前為麻省理工學院壁球隊隊員和跆拳道隊隊員。之前,曾獲密西根州和華盛頓州跆拳道比賽冠軍。受其父母的影響和熏陶,袁星的橋牌技術精湛,曾為美國橋牌國家青年隊隊員。他也是足球和保齡球體育愛好者。
其父母袁鷹和朱雅奇目前均在美國製藥巨頭輝瑞(Pfizer)公司kalamazoo分部擔任高級研究員。父母認為袁星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和交流能力。作為父母,他們鼓勵子女全面發展,為子女提供選擇機會,獨立空間,相信其選擇和決定。希望子女智商(IQ)情商(EQ)發展並舉,保持身心愉快和健康。用袁星同學自己的話,沒有父母的支持,沒有父母鼓勵和增加體驗生活的機會,是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勣的。循循善誘,給子女提供機會與空間是一種成功的教育方法。問及今後的打算,袁星將在大學畢業以後,希望在美國著名的金融公司得到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經歷。同時目標遠大,有朝一日,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開設自己的公司,放眼于全球。
看到一位從課堂走進華爾街的年輕人,一例華裔子弟成長的成功經歷,如同一顆將閃閃發光的新星,讓人感到欣慰。
如果您希望與此年輕人探討生涯發展和求職議題,可與他交流電子郵件,地址為:
(潘立功供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