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堡艺术节现场
原编者按:作为介绍海外艺术节及艺博会举办情况和运营经验的系列文章之一,本期“环球参考”为读者介绍的是美国最大的露天艺术节——安娜堡艺术节。安娜堡艺术节在美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7月中旬举行时,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美各地的艺术家需要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参加艺术节、展卖自己艺术作品的资格;很多舞蹈和歌唱艺术家也会在艺术节期间前来,为游人献上他们的保留作品。
美国东北小镇安娜堡,虽然与纽约、芝加哥、旧金山之类的大城市相比,几乎可以说是小到不起眼,但处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安逸闲适,倒也颇有自己特色。而坐落在这座小城之上的密歇根大学和在此举办的安娜堡艺术节,名声更是大得很。安娜堡艺术节从1960年发起至今,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拥有夏日艺术节、街头艺术节等好几个系列。游人在艺术节上,可以免费品尝食物,接受馈赠,购买喜爱的艺术品,欣赏精彩的演出,好像在赶“艺术集”一样。今年夏初,我应密歇根大学妇女教育研究中心(CEW)的邀请,来到安娜堡做简·坎贝尔访问学者时,即见识了安娜堡艺术节如火如荼的场面。
全家出动的大众节日
安娜堡夏日艺术节举办期间,CEW的苏·霍夫曼研究员邀请我去看晚上的演出。下班之后,我们便一起走向位于密歇根大学中心校区的临时舞台。往那里赶的人真不少,有三五成群的大学生,有携手相伴的老年夫妻,有浪漫的中年伴侣,还有年轻的家庭——妈妈推着小车里咬着奶嘴的婴儿,旁边走着儿子,爸爸脖子上还驮着女儿。苏颇为自豪地告诉我,在安娜堡,夏日的夜晚,大家都愿意一家人出来消夏,这是传统。
夏日艺术节可算是个地地道道的大众艺术节,当地人不仅将它视作艺术上的享受,还把它当成消夏休闲的娱乐方式。在安娜堡艺术节上,你可以欣赏到很多形式不拘一格的演出,多由民间艺人组织、民间业余乐队和歌手表演。台上,乐队在演,歌手在唱,台下,观众兴致来了也跟着跳。景象热闹非凡,却又井然有序。
苏带着我离开座位去街边的摊位上买东西吃,她边走边对我说:“你这个时候来安娜堡真是太幸运了。一连10天晚上都有演出,演出之后还有露天电影或舞会,月底还有街头艺术节——都是一年才有一次呢!”
艺术家走上街头办展
伴随着夏日艺术节的结束,街头艺术节紧跟着也拉开了序幕。每年7月第三周的周四到周日举行的街头艺术节没有开幕式,没有嘉宾主持人,更没有领导出席,但只要时节一到,美国各地的艺术家们不用号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不约而同地来这里赶“大集”。
艺术节举办前两天,我就注意到密歇根大学中心校区的几条街道口设立了路障,有明显的机动车禁行标志,还看到有志愿者用白灰在街道两边和路中间的地上画方格、写数字。一问才知道,这是在规划摊位,到时候连安娜堡市中心的几条街道也会被开辟出来,给艺术家摆摊设点用。据载,1970年的街头艺术节就吸引了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220名艺术家前来参加,参观者达7万多人次。今年的艺术节,更有来自加拿大和美国各州的1000多名艺术家参加。艺术节举办当天一大早,马路上就被艺术家们各式各样的卡车堵了个水泄不通。艺术家开的卡车也像是他们的作品:有的被画上了异形怪兽,有的打扮得大红大紫,有的一看就是客货混装,在长途奔波的路上兼作了旅店客房。
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到第三届街头艺术节时,就有了这样的规定:所有的参展作品都必须是原创的、有想象力的上乘之作,艺术家可以雇帮手,但本人必须在场。这个“必须在场”的规定实在是好,一下子就让艺术节和普通的展销会区别开来了。据说,当初有人向安娜堡艺术协会(即现在的安娜堡艺术中心)提议让艺术家们在街头举办艺术展并销售作品时,还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好的艺术家是不会坐在街头卖艺术品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街头艺术节越办越红火,现已成为艺术家们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一大平台了。
艺术节上商机无限
艺术节的繁荣让店铺的商家和小贩们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出招,有的趁机把商品挂出了店门外,打出醒目的削价幌子;有的在路边摆起卖饮料、小吃的快餐摊儿,煎饼、汉堡、比萨、三明治应有尽有;还有流动的小贩儿,或在脸上涂满油彩,或戴个狂欢帽,身上挎个大盒子,售卖冰镇矿泉水;就连私宅门口的树身上也贴上了标签和箭头——朝九晚五,停车10元。
当然,艺术节上的重头戏还得是艺术家们棚子里的作品,据了解,这其中很多都是为赶艺术“大集”精心设计制作的。艺术品之美在于艺术家的个性表达与绝大部分参与者产生共鸣,而现场售卖的陶器、绘画、艺术摄影、工艺首饰等艺术品件件引人注目,华贵的饰品在简陋的棚子里照样流光溢彩,确实让参观者感到流连忘返。美国艺人的陶艺以亮丽的色彩和大胆的造型夺人眼目,似乎不太讲究做工的精湛;还有锈铜烂铁等金属垃圾,在这里也变废为宝,被焊接成了卡通人物、机器人、太空船甚至外星人等有想象力的作品。最令人称奇的是一种镶在镜框里的摄影作品。一开始,我还以为那是油画。后来,一个老太太走过来告诉我,这是相机照出来的,只是用了特殊的技巧。笔者看到,每个摊位上都有人分发名片,一是招徕生意,二是扩大影响。尽管不少作品价格不菲,还是有很多人慷慨解囊。
引自《中国文化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