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音乐会的选曲考虑到了一个贯穿性的主题-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就是有文字作标题的音乐。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而产生这个综合性音乐形式 - 运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这种说明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
1)李斯特的浮士德圆舞曲
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对浮士德情有独钟。他不但自己谱写了一首同名的交响乐,更频繁的在其他作品中引用了同样的故事题材,其中包括梅菲斯特圆舞曲和b小调奏鸣曲。在这首浮士德圆舞曲中,李斯特采用了古诺歌剧第二幕里面的华尔兹和双重唱"爱的夜晚“为主题。听众将会被带入一个华丽的舞会,不断的被令人兴奋和眼花缭乱的的音乐而振奋,也会被中段恋人的告白而感动。
2)拉威尔的《夜之幽灵》
完成于1908年。这部作品在反映了作曲家灵感运用与作曲技巧同时也折射出了他对象征主义诗歌的浓厚兴趣。作品名《夜之幽灵》来源于意大利旅法诗人阿洛伊修斯.贝朗特(Aloysius Bertrand,1807-1841)的同名诗集。书中包含了很多与鬼神相关的诗篇,也配上了诸如梦魇、恋人、死神之类的插图。
第一首,《水妖》描绘的是一个美貌的水妖想尽办法诱惑在水上漂流已久的水手跟随她到她的水中王国。
第二首,《绞刑架》带领我们走入了一个恐怖场景:一个绞刑架上吊着一个男人。反复出现的降B强调着诗篇的最后一句话:“钟声在地平线那一边城市的墙壁间回响, 西沉的夕阳把被绞死者的遗骸染得鲜红。 ”
第三首:《幻影》。E.T.A.霍夫曼曾这么形容这篇原作:“他在床下找,在壁炉里找,在柜子里找,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他无法理解它(幽灵)是怎么进来的,又是怎么出去的。”而该曲中极度繁复眩目的技巧无疑是在描绘斯卡波(Scarbo)这个在恶作剧的鬼魂形象,它往往在夜间出没,以吓唬他人为乐,一会儿发出怪声,一会儿起舞;有时看似侏儒,有时又拔长身子,在月亮的映照下活似一座哥特大教堂。
3)舒曼的《狂欢节》
完成于1835年,这一年舒曼二十五岁。这一系列乐曲引用了ASCH四个字母为主题。首先,Asch是波希米亚的一个小市镇的名字,这是当时舒曼的恋人,Ernestine von Fricken的老家。其次,在SCHUMANN的名字里,只有ASCH是音乐字母(德文的S是降E,H是B)。很多曲目都用了A-Eb-C-B为主题,而其它引用了另外两种音符组合:As-C-H:Ab-C-B和S-C-B-A: Eb-C-B-A。全部套曲由二十一首小曲组成,每首乐曲附有标题来标示其内容。有一些描写的是当代人物,比如说克拉拉,肖邦,帕格尼尼;有一些是舒曼想象的人物,比如说他的两个笔名,热情奔放的弗洛雷斯坦和忧郁感伤的奥伊泽比乌斯。这一套曲虽然是舒曼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却已经显露出这 位浪漫派音乐大师超凡的音乐天才。各具特色的二十一首小曲都堪称精品,反映出舒曼在作曲方面的水准。“狂欢节”是天主教国家每年举行的民间祭典。在进入到四旬节(期间不能食肉)的前几天中,大家会准备好丰盛的佳肴美酒狂欢一番,除了饮宴舞蹈之外,还要举行化装舞会。舒曼这部作品就是描写了狂欢节的最后一天“肥大的星期五”,假面舞会的行列中,各种人物粉墨登场的场面。按照乐曲的顺序,舒曼描写了如下的形象:1、 前奏曲:假面狂欢队伍前乐队的演奏,预示了即将登场的各色人等。2、 皮埃罗:穿着白裤、面涂白色的小丑,被人瞧不起。他走在假面队伍的最前列,滑稽可笑。3、 阿莱金:身着法国式彩衣的丑角,手持长鞭,吓唬着路上的观众。4、 高贵的圆舞曲:行进行列中奏出的舞蹈音乐。5、 埃瑟比乌斯:是让?保尔小说中的人物,舒曼经常使用的两个形象之一,他代表着舒曼性格中忧郁沉思的一面。平滑的旋律,漂浮不定的节奏,及全曲所充溢的诗意色彩,刻画出约瑟比乌斯温和而富于幻想的诗人气质。6、 弗洛列斯坦:是舒曼常用的另一个形象,才思敏捷而狂放不羁,这是舒曼写作论战性音乐文章时常用的笔名。跳跃式的音型像是在同盟聚会时发表热情演说的神态;突然放慢速度之后的歌唱性音调与前面所形成的对比,表现出弗洛列斯坦热情而不够稳定的性格。7、 卖弄风情的女人:舞会上出现了一位花枝招展、风姿绰约的漂亮少女,她那艳丽的身影吸引了青年人的目光。音乐为我们描绘除了一个一直在改变性格的人的形象。8、 表白:腼腆的青年含蓄地向跳舞的少女表白了爱意,而少女则是顾盼神飞,望着娇羞的青年。9、 蝴蝶:蝴蝶是舒曼非常喜欢的意象之一,蛹化为蝶的过程正是象征着浪漫主义者从幼年到成熟的过程。化装成蝴蝶的舞蹈者在人群中穿梭,急速、轻盈。10、 跳舞的字母:滑稽的字母先是跳了A-S-C-H,然后是S-C-H-A。11、 基阿林娜:是舒曼当时的未婚妻克拉拉名字的意大利语发音。这首乐曲表现了克拉拉温柔而又才华出众。12、 肖邦:这是一首夜曲。尽管这时舒曼与肖邦还未谋面,但是二人的精神是相通的。舒曼曾大声疾呼:“先生们!脱帽吧!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天才!”13、 爱斯特列拉:这是舒曼写作《狂欢节》时的恋人的名字。她的性格活泼热情。14、 重逢:这是狂欢节上,久别重逢的朋友间热烈的寒暄。15、 丑角恋人:让人捧腹的一对恋人来到了狂欢节上,男的叫潘塔隆,是一个老年丑角;女的教柯隆宾娜,是生性轻佻、喜欢打情骂俏的丑角。16、 德国圆舞曲:德国圆舞曲是比较缓慢的圆舞曲类型,节奏稳重。17、 帕格尼尼:帕格尼尼当时一直被看作是魔鬼的代言人。舒曼在这里恰到好处地将小提琴的弓法变换成了钢琴的语汇。这个段里结束后,音乐又回到德国圆舞曲中。18、 倾诉:在欢乐的狂欢节中,年轻情侣互吐衷肠。他们时而眉目传情,时而绵绵低语。19、 散步:描写狂欢节上人们悠闲散步的场景。20、 休息:假面行列在途中稍事休整,但是音乐没有停止,不间断地进行到了最后的终曲。21、大卫同盟盟员进攻庸夫俗子的进行曲:在前面几曲中出现的大卫同盟的盟员在这里并肩作战,向代表思想庸俗、心地狭窄的非利士人发起进攻。而大卫就是《圣经》中打败非利士人,统一犹太各部落的古以色列国王。为显示出大卫同盟的革新精神,舒曼在这里写了一首三拍子的进行曲,用一首古老的《祖父舞曲》来代表非利士人,以此来嘲弄保守分子的墨守成规。演出时间:3月17日(星期天)下午4:00。地点:
Washtenaw Community College,
Towley Auditorium, Morris Lawrence Building
4800 E. Huron River Dr. Ann Arbor, MI 48106
票价: $20 学生:$15
买票请联系:
田毓珵 734-673-8459
陈嘉全 313-805-4364
姜旸 248-426-7546
郭力734-730-2759